(通讯员 檀蔚)2025年6月25日—30日,由我校中国近代史、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方向7名博士生组成的联合考察小队在况明祺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大连、烟台和威海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考察活动中,师生一行参观了旅顺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大连东鸡冠山日俄战场遗址、烟台市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并在刘公岛上参观了炮台遗址、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等历史文化景点,在考察过程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对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6.26日上午9时,我校师生前往旅顺博物馆进行参观游览,旅顺博物馆展陈有精美青铜器、佛教造像、明清瓷器,奇特的是该馆还展陈了两具新疆出土的干尸。了解旅顺博物馆的历史,该馆1915年由日本殖民当局创建,原名“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916年改称“关东厅博物馆”1934年更名为“旅顺博物馆”主要收藏日本考古队在东北、朝鲜等地掠夺的文物。这也才明白为何旅顺博物馆藏有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与佛教造像。1945年后该馆由苏联接管,直到51年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也因此师生在欣赏各式精巧奇特的文物之时,也对旅顺近代被殖民侵略与抗争的历史产生了深切共情。
参观完旅顺博物馆后,下午3时许,我校师生乘车前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与东鸡冠山日俄战场遗址进行参观考察。日俄监狱旧址曾经关押了大量的共产党员与部分韩国的抗日志士,而在日俄战场,日本为炫耀战功而建造的碑塔时至今日仍然矗立在山上,这些旧址与耻痕无不提醒我们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真实发生的过去。
联合考察小队在旅顺博物馆主馆前合影
联合考察小队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6.27日师生短暂休整后,乘坐轮渡前往了烟台市,由于到达时天色已晚,全体成员在第二天即6.28日开始了正式考察。28日上午9时,师生全员前往了烟台山,在此地参观了冰心女士的故居,了解其家世与生平;此山还留有殖民时期的外国领事馆,职员宿舍、教堂等等师生也一并进行了参观考察。下午2时许,师生全员前往至烟台市博物馆,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女士为师生进行了热情的讲解,通过女士讲解,师生更加详细地了解了烟台的历史与近代遭际。值得一提的时,在烟台博物馆中还碰到一件有趣展品——一位师大“老学长”的“文凭”,这也引发了师生们关于校史的探讨与交流。一天的参观考察同学们不仅领略了烟台这座海滨城市的魅力,更通过烟台的历史了解到了近代中西交流间的历史与文化。
联合考察小队在烟台博物馆门前合影
烟台博物馆陈列京师大学堂师范科毕业证书
6.29日上午9时,考察小组全员前往了威海的刘公岛进行参观游览。一座刘公岛,半部近代史。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的成军地与覆亡地,见证了中国由屈辱 走向复兴,留存了大量历史遗迹,也建成了甲午战争陈列馆、东泓炮台展馆等等历史展览馆。在岛上同学们参观了东泓炮台遗址、海军公所、甲午战争陈列馆与退役的海军潜水艇。通过参观与考察,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近代所遭受的苦难与挫折,也更加体会今天成就取得的来之不易,正如甲午战争陈列馆最后所言“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
下午部分师生则前往了威海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威海博物馆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博物馆中的“孔子见老子”——汉代拓片展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为何推崇儒家的东汉保留了大量“子见老子”的画像?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天界、神灵想象,奇特的异兽、植物又反映了汉代人怎样的宇宙观、世界观,这一切充满魅力又引发了同学们的猜测与联想。
30日同学们在短暂休整后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乘坐高铁返回北京,为此次实践考察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联合考察小队参观位于威海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师生在退役潜水艇上合影
为期五天的考察很快结束,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学习交流也加深了同学们的友谊与情感。最重要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对于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刻,通过实地调研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历史不仅是书本、文字的记录,而是层次丰富的立体画卷,从而深化了同学们对历史与现实的关照理解。总之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同学们收获满满,也感谢学院与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一次这样的机会。
供稿:檀 蔚
摄影:黄雯鏸 李琳
审稿:况明祺